簡介: 國籍:中國民族:漢出生地:浙江生日:職業(yè):戲劇表演藝術(shù)家代表作:《紅樓夢》、《孟麗君》、《追魚》星座:射手座主要成就:1955年緬甸總理授予她金質(zhì)獎章王文娟,出生于中國紹興嵊縣黃澤鎮(zhèn)坑邊村,戲劇表演藝術(shù)家,擅長越劇青衣。曾擔任和獲得過中國戲劇家協(xié)會理事、國家一級演員、上海市人民代 更多>
國籍:中國
民族:漢
出生地:浙江
生日:1926年12月19日
職業(yè):戲劇表演藝術(shù)家
代表作:《紅樓夢》、《孟麗君》、《追魚》
星座:射手座
主要成就:1955年緬甸總理授予她金質(zhì)獎章
王文娟,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中國紹興嵊縣黃澤鎮(zhèn)坑邊村,戲劇表演藝術(shù)家,擅長越劇青衣。
曾擔任和獲得過中國戲劇家協(xié)會理事、國家一級演員、上海市人民代表、上海越劇院紅樓劇團團長等職務和榮譽。
人物經(jīng)歷:父親是個鄉(xiāng)村教師。兩個舅父,一個會拉琴,一個會敲鼓,母親又愛看戲。后在滬、杭一帶演出。
1939年離家至上海,師從表姐--越劇小生竺素娥。初習小生,2年后,改學花旦。開蒙戲是《投軍別窯》飾王寶釧。
1944年受竺素娥提攜,與其搭檔演出《碧玉簪》、《盤夫索夫》等戲,脫穎而出。
1945年下半年,與小白玉梅、邢月芳合作。
1947年與陸錦花合作,成立少壯越劇團。
1947年8月16日,農(nóng)歷丁亥年七月初一日:少壯越劇團成立以陸錦花為首的少壯劇團成立于上海皇后大戲院,頭肩旦是王文娟,主要演員還有周瑤姬、陳金蓮、屠笑飛等。首演時裝戲《禮拜六》。
1948年7月13日,農(nóng)歷戊子年六月初七日:尹桂芳從香港返滬,重建芳華越劇團,與王文娟搭檔,演于蘭心戲院,首演劇目《陸文龍》。
1948年9月23日,農(nóng)歷戊子年八月廿一日:玉蘭劇團遷往明星大戲院演出,王文娟加盟,首演劇目《風蕭蕭》,由方隼編劇,殷鳴慈導演。從此開始了徐玉蘭與王文娟的長期合作。
1948年春與尹桂芳搭檔,演出了《雙槍陸文龍》等戲。
1948年秋,進玉蘭劇團與徐玉蘭合作,首演《風瀟瀟》。從此二人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合作。上海解放后,與徐玉蘭合作演出《白毛女》、《信陵公子》等劇目。
1952年7月參加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工團越劇隊。
1952年10月在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中飾演《西廂記》中崔鶯鶯,獲演員二等獎。
1953年春,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停戰(zhàn)談判代表團政治部文工隊,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換戰(zhàn)俘的服務工作,獲朝鮮勞動黨頒發(fā)的三級國旗勛章和志愿軍司令部給予的二等軍功章。
1954年春,隨團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。
1954年秋,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,在《春香傳》中扮春香,獲表演一等獎。由于在該劇中出色地表演了朝鮮少女的情懷而受到同行的高度贊賞,成為她的成名作。
1955年隨團入上海越劇院。
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(zhì)獎章。
自50年代中期起,多次隨上海越劇院赴朝鮮、越南、泰國、新加坡和香港、臺灣(中國)等國家和地區(qū)演出,為越劇藝術(shù)光揚海外作出貢獻。
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1957年下半年,徐玉蘭與王文娟主演的《北地王》、《紅樓夢》正式上演。
1958年8月,作為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成員訪問蘇聯(lián)。
1958年后與徐玉蘭主演的《追魚》、《紅樓夢》。
1960年6月,出席全國文教群英大會。與徐玉蘭合演的《追魚》、《紅樓夢》,曾多次招待國內(nèi)外貴賓。
1962年7月,與電影演員孫道臨結(jié)婚。同年,與徐玉蘭一起赴朝鮮輔導朝鮮唱劇《紅樓夢》,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見。文化大革命后,在現(xiàn)代劇《忠魂曲》中飾演楊開慧、傳統(tǒng)劇《西園記》中飾王玉貞、《孟麗君》中飾孟麗君。
1962年7月,《西園記》先后被攝制成電影或電視。
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(fā)的首屆"金唱片獎"。
1996年領(lǐng)銜主演了10集越劇電視片《孟麗君》。
80年代中期,積極投入劇院體制改革,曾任上海越劇院紅樓劇團團長。至60年代初期,藝術(shù)上日臻成熟,扮演了神話劇《追魚》中的鯉魚精、《則天皇帝》中的武則天和《紅樓夢》中的林黛玉等角色;在現(xiàn)代劇《忠魂曲》中飾演楊開慧、《西園記》中飾演王玉貞、《孟麗君》中孟麗君等角色,都以演技精湛、個性突出、形象鮮明,在觀眾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象,被行內(nèi)名家贊為善于塑造人物的性格演員,有“王派”之稱。
人物活動:追魚首演
1956年11月21日,農(nóng)歷丙申年十月十九日:上海越劇院二團《追魚》,在大眾劇場上演。該劇根據(jù)湘劇移植,黃沙導演,王文娟、筱桂芳主演。
1957年4月,農(nóng)歷丁酉年:為在嵊縣建立“越劇之家”,成立了“越劇之家”上海市經(jīng)濟委員會,袁雪芬任常委會主任,尹桂芳、戚雅仙為副主任,王文娟、魏素云等10人為常委。集資采取義演形式。義演從4月上旬開始,至1959年2月為止,共籌義演款37202元63角。
1957年6月1日,農(nóng)歷丁酉年五月初四日:上海越劇院二團由莊志編劇、石景山導演,徐玉蘭、王文娟主演的《北地王》,在大眾劇場上演。
紅樓夢首演
1958年2月18日,農(nóng)歷戊戌年正月初一日:由上海越劇院二團徐玉蘭、王文娟主演,徐進編劇,吳琛藝術(shù)指導,鐘泯導演的《紅樓夢》,首演于共舞臺。
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,根據(jù)中越文化合作協(xié)定,由上海越劇院組建的中國越劇團赴越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。在河內(nèi)、海防等9個省市演出28場,觀眾逾20萬人次,演出劇目有《紅樓夢》、《追魚》、《黨員登記表》、《打金枝》、《斷橋》、《風雪擺渡》、《拾玉鐲》、《盤夫索夫》、《評雪辨蹤》等。徐平羽任團長,吳琛任副團長兼藝術(shù)指導。主要演員有徐玉蘭、王文娟、吳小樓、金采風等。胡志明主席兩次接見全團人員并合影,授予劇團越南民主共和國一級勞動勛章和一面“團結(jié)和友誼”的錦旗。
則天皇帝首演
1959年6月,農(nóng)歷己亥年:上海越劇院新編歷史劇《則天皇帝》上演于上海藝術(shù)劇場。該劇由吳琛等編劇,吳琛、徐玉蘭導演,王文娟、鄭忠梅等主演。
1959年7月16日,農(nóng)歷己亥年六月十一日:上海越劇院二團與天馬電影制片廠合作,拍攝彩色越劇藝術(shù)影片《追魚》,應云衛(wèi)導演,徐玉蘭、王文娟主演。
1959年9月23日,農(nóng)歷己亥年八月廿一日:赴京參加國慶10周年演出的上海越劇院在中南海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,劇院負責人和主要演職員有胡野檎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顧振遐、劉覺等20人。周恩來與大家作了長時間交談,對越劇的發(fā)展、音樂唱腔的改革和男女合演等問題,談了看法。
1959年9月30日,農(nóng)歷己亥年八月廿八日:上海越劇院二團與天馬電影制片廠合作,拍攝的彩色越劇藝術(shù)影片《追魚》完成。該片由應云衛(wèi)導演,徐玉蘭、王文娟主演。
1960年7月22日,農(nóng)歷庚子年六月廿九日:第三屆全國文代會開幕。這次會議是“文代會”與各協(xié)會的代表大會穿插進行。
上海越劇院的袁雪芬、吳琛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顧振遐、蘇石風,合作越劇團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劇團的范瑞娟、傅全香,上海京劇院的周信芳、陶雄、童芷苓、李玉茹、王燮元、馬科、梁斌等出席。
赴港演出
1960年12月23日,農(nóng)歷庚子年十一月初六日:上海越劇院以上海越劇團的名義,團長白彥、副團長袁雪芬,主要演員有:袁雪芬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張桂鳳、呂瑞英、金采風、史濟華、劉覺、張國華等,首次赴香港演出。
1961年1月26日,農(nóng)歷庚子年十二月初十日: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結(jié)束。共演出劇目計有大戲《西廂記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金山戰(zhàn)鼓》、《追魚》,小戲《打金枝》、《陽告》、《行路》、《斷橋》、《拾玉鐲》、《做文章》、《評雪辨蹤》、《盤夫》等。
1961年7月14日,農(nóng)歷辛丑年六月初二日:上海越劇院演出《紅樓夢》招待朝鮮黨政代表團。
訪問朝鮮
由中共浙江省委主辦,上海越劇院的《紅樓夢》在杭州飯店招待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黨政代表團,周恩來總理陪同觀看,觀后會見了徐玉蘭、王文娟。金日成主席當面邀請該劇訪問朝鮮。
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,應金日成首相邀請,上海越劇院二團以“中國上海越劇團”名義,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。主要演員有袁雪芬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張桂鳳、呂瑞英、金采風、陸錦花等。其中朱光任團長,袁雪芬任副團長,章力揮任秘書長。演出劇目有《紅樓夢》、《西廂記》、《春香傳》、《打金枝》、《盤夫》、《擋馬》等。《紅樓夢》特為慶祝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作了演出。金日成、崔庸健等朝鮮黨政領(lǐng)導和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、以科茲洛夫為首的蘇共中央代表團,觀看了演出。
1961年10月,農(nóng)歷辛丑年,下旬:中國上海越劇團訪朝演出歸來,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全團人員,同時又偕同齊燕銘、王昆侖,陪同劇團同志參觀北京清朝恭王府遺址。劉少奇、周總理均看了匯報演出,并上臺接見演職員,合影留念。
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,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,率領(lǐng)上海越劇院徐玉蘭、王文娟,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,為朝鮮唱劇《紅樓夢》的排練進行輔導。金日成在首相府接見徐平羽、徐玉蘭、王文娟,并合影留念。
1964年10月10日,農(nóng)歷甲辰年九月初五日:上海越劇院二團97人參加了金山縣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。吳琛、徐玉蘭、王文娟等均參加,為時8個月。
1989年10月12日,農(nóng)歷己巳年九月十三日:中國唱片總公司為慶祝中國唱片出版事業(yè)40周年,在北京隆重舉行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。共設(shè)2個獎項,88個單位和個人獲獎。
獲獎的戲曲曲藝類演員:
梅蘭芳、裘盛戎、馬連良、周信芳、程硯秋、張君秋、李世濟、童芷苓、方榮翔、李維康、俞振飛、新鳳霞、常香玉、郎咸芬、紅線女、姚璇秋、丁果仙、袁雪芬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范瑞娟、傅全香、丁是娥、陳書舫、競?cè)A、筱文艷、嚴鳳英、侯寶林、馬季、高元鈞、駱玉笙、蔣月泉
獲獎的戲曲曲藝類單位:
無錫市錫劇團、吉林省民間藝術(shù)團、西安易俗社
2006年1月7日,農(nóng)歷乙酉年十二月初八日:紅星“越劇大舞臺”開幕。為紀念越劇藝術(shù)100年誕辰,杭州紅星劇院隆重推出紅星“越劇大舞臺”,以全年100場經(jīng)典越劇演出,來回顧越劇藝術(shù)百年經(jīng)典歷程。
開幕演出中,上海越劇院建院50年來的經(jīng)典折子戲《珍珠塔·前見姑》、《珍珠塔·贈塔》、《賴婚記》、《蔡鍔與小鳳仙》、《趙氏孤兒·換孤》一一在舞臺上呈現(xiàn),趙志剛、方亞芬、陳穎、章海靈等上越名角先后出場。
在折子戲之前,86歲高齡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(shù)家周寶奎,在舞臺上唱起了《碧玉簪·阿林娘》中的這一經(jīng)典唱段,全場觀眾和著她的演唱,有節(jié)奏地鼓起了掌。在周寶奎之前,越劇泰斗王文娟也上臺與戲迷們講話。
為了方便市民觀看演出,紅星“越劇大舞臺”在銷售模式上也頻出亮點,別出心裁推出了全年套票,面世一周即售出100多套,不少市民將越劇全年套票作為送給長輩、親朋的新春賀禮,這在國內(nèi)戲劇演出市場上比較少見。另外,票價也非常大眾化,20至120元。
2006年3月27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二月廿八日:電視文藝晚會上演時值中國越劇誕生100周年,一臺《百年流聲——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》上演,特別選擇越劇的發(fā)源地嵊州和越劇的發(fā)祥地上海進行雙向傳送異地直播。這臺晚會開創(chuàng)兩個“第一次”,即首次以雙向傳送異地直播的現(xiàn)代電視傳媒手段來運作戲曲節(jié)目;首次讓藝術(shù)家們以“走紅地毯”的方式拉開晚會的序幕。
名家薈萃共襄盛舉此次晚會可謂名家薈萃,不但越劇表演藝術(shù)家袁雪芬、傅全香、范瑞娟、徐玉蘭、王文娟、張桂鳳、周寶奎、畢春芳、張小巧、呂瑞英、金采風等悉數(shù)到場,越劇中堅力量錢惠麗、單仰萍、方亞芬、章瑞虹、王志萍、韓婷婷等也共同參與這臺晚會的表演。同時全國其他越劇院團的領(lǐng)軍人物茅威濤、吳鳳花、陳飛、張小君等也以訪談、再現(xiàn)表演等多樣形式祝賀演出。名家新秀會聚兩地,共同演繹各個流派代表唱段,展現(xiàn)越劇發(fā)展百年華彩。
此外,晚會現(xiàn)場還邀請京劇表演藝術(shù)家梅葆玖、尚長榮、紹劇名家六齡童父子、電影表演藝術(shù)家謝芳、嚴順開、音樂家何占豪、影視明星李玲玉等傾情參與,共襄盛舉。上海本地其它劇種的藝術(shù)家們更是當仁不讓,粉墨登場,淮劇名家馬秀英、昆劇名家梁谷音、滬劇名家馬莉莉、茅善玉、影視明星楊昆等都將反串越劇流派大聯(lián)唱,祝賀越劇百歲。見證了越劇百年發(fā)展的老藝人——94歲的“小歌班”藝人張榮標老先生還親臨晚會現(xiàn)場為觀眾們獻唱一段。
2006年4月25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三月廿八日,19時15分:“天上掉下個林妹妹——越劇表演藝術(shù)家王文娟藝術(shù)回顧展”于2006年4月25日至4月26日在上海逸夫舞臺舉辦,同時為越劇百年慶賀。
演出劇目
《紅鬃烈馬·投軍別窯》(洪瑛,章瑞虹)
《白毛女·重逢》(王志萍,趙志剛)
《女飛行員》(王秀蘭,陳萍,趙時鶯等)
《春香傳·愛歌》(李敏,陳娜君)
《關(guān)漢卿·雙飛蝶》(舒錦霞,錢惠麗)
《紅樓夢》選段(王桂萍,宓永仙,俞建華,忻雅琴)
《慧梅》選段(姚建平)
《忠魂曲·獄中》(單仰萍)
《追魚·拔鱗》(陳曉紅,鄭國鳳)
2006年10月26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九月初五日:北京的紅樓文化藝術(shù)博物館在越劇百年華誕之際,將舒錦霞最新出版的越劇音像精品《雅頌情韻》100套入藏該館。舒錦霞在收藏儀式上向自己的老師、著名越劇表演藝術(shù)家王文娟獻花。
2006年10月28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九月初七日:王文娟在北京舉行收徒儀式,收業(yè)余演員許靜為入室弟子。
2006年11月14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九月廿四日,晚:陳芝美越劇交響音樂演唱會在蕭山劇院開演。在越劇百年紀念日到來之際,陳芝美決定舉辦一次個人越劇演出專場,并賣掉了獲利頗豐的店鋪,籌集了20余萬元作為演出資金。她的這一決定得到了上海越劇院的王派姐妹、國家一級演員王志萍的大力支持,也得到了王文娟的贊同。上海越劇院為陳芝美的這場演出派出了30多位樂師,著名配器師章德誼專門為陳芝美的演唱重新配器,上海越劇院的小生錢麗亞、王志萍在《春香傳》中的搭檔,舟山越劇團的當家小生陳娜君主動為陳芝美的《紅樓夢》、《春香傳》演唱擔任賈寶玉和李夢龍的角色。陳芝美的“藝舉”同樣得到了蕭山有關(guān)部門的支持,文化部門將陳芝美的個人專場列入藝術(shù)節(jié)的正式項目,蕭山紹劇團免費為這場演出配置了舞臺燈光,蕭山劇院免去了這一個人專場的3萬多元場租費。
2006年12月17日,農(nóng)歷丙戌年十月廿七日:在越劇百年誕辰之際,恰逢南京市越劇團建團50周年。由南京市文化局和南京市文聯(lián)等單位主辦、南京市戲劇家協(xié)會和南京市越劇團承辦的“越劇流芳香溢金陵——2006中國越劇名家名段南京演唱會”在南京電視臺舉行。
演唱會由央視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主持。越劇“十姐妹”之一的傅全香、王文娟、金采風、畢春芳、周寶奎等曾經(jīng)影響了越劇發(fā)展史的眾多老藝術(shù)家逐一亮相,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的越劇之路。而中青年越劇演員竺小招、錢惠麗、趙志剛、吳風花、陶琪等紛紛登臺,為觀眾獻上了《碧玉簪》、《西廂記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、《真假女駙馬》等劇目中的經(jīng)典片段。澳大利亞悉尼越劇團團長秦夢等越劇名票也遠道而來,獻演了拿手節(jié)目。
2008年5月23日,農(nóng)歷戊子年四月十九日,13時30分:由文匯新民聯(lián)合報業(yè)集團、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主辦,SMG綜藝部、SMG廣播文藝中心、上海蘭生越劇發(fā)展基金、上海越劇藝術(shù)研究中心協(xié)辦,上海越劇院、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臺聯(lián)合承辦的“上海越劇界聯(lián)合賑災義演”專場在上海逸夫舞臺舉行,義演專場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現(xiàn)場募集捐款送達災區(qū)。
此次義演,活躍在越劇舞臺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員如章瑞虹、許杰、張承好、孫智君、王志萍、鄭國鳳、金靜、韓婷婷、傅幸文參演;浙、閩在滬的越劇演員如王君安、趙海英等加盟登臺;老一輩藝術(shù)家王文娟、金采風、畢春芳、周寶奎、孟莉英、范瑞娟、徐玉蘭、尹小芳等獲悉消息后也上臺與大家一起表達老一輩藝術(shù)家們抗震救災的情懷。在整臺演出的最后,這些老藝術(shù)家和所有演員一起,共同進行配樂朗誦《坐標》。
演出在盛舒楊演唱的歌曲《祈禱》中開場,何賽飛演唱一段評彈開篇《蝶戀花》,趙志剛清唱《一封來自災區(qū)前線的信》。
義演活動得到了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,SMG文藝中心將義演作為“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星期廣播音樂會”特別節(jié)目直播。
2009年10月28日,正式收浙江小百花的夏奕藝為門下弟子。
榮譽記錄:1952年10月在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中飾演《西廂記》中崔鶯鶯,獲演員二等獎。
1953年春,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停戰(zhàn)談判代表團政治部文工隊,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換戰(zhàn)俘的服務工作,獲朝鮮勞動黨頒發(fā)的三級國旗勛章和志愿軍司令部給予的二等軍功章。
1954年秋,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,在《春香傳》中扮春香,獲表演一等獎。
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(zhì)獎章。
1989年,王文娟獲得由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(fā)的第一屆“金唱片獎”。
個人作品:《春香傳》、《追魚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則天皇帝》、《忠魂曲》、《西園記》、《孟麗君》